找到相关内容120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明代太监与佛教关系考述——尤其以明代北京地区佛教为中心的考察

    年间的一位律学宗师。他在宣德年问曾住持京师大功德寺,正统中并担任过万寿戒坛的传戒宗师。祖渊死时,明英宗遣太监吴弼讣问,上引材料中的“太上皇”,指英宗皇帝。   宣召、抚问藏、汉...为传戒宗师,天下学者闻师戒,皆知所守,而行不离道。寺左道北山阻沟水泥淖,往来者苦之。师同太监兴安拓地三百亩,锹石作安和桥,筑庵桥侧,命僧守之,以济众。于是寒不病涉,暑则供茗,饮人归德焉。”...

    程恭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3066814.html
  • 当前中国佛教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

    管理体系。充分发挥中国佛教协会的作用,在中国佛协的指导下利用“教育委员会”的职权,进行对全国佛教院校统一管理。就如同对“传戒”的统一管理一样,进行对佛教院校统一管理。严格以初、中、高三级来划分,经国家...

    理 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1167430.html
  • 试论印光大师与太虚大师之思想差异——以近代佛教面临之困境及其改革发展为背景

    。  2、住持论次数,不论代数,以免高德居庸德之後之嫌。  3、不传戒,不讲经,以免招摇扰乱正念之嫌。堂中虽日日常讲,但不升座及招外方来听耳。  4、专一念佛,除打佛七外,概不应酬一切佛事。  5、...

    周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3267848.html
  • 近现代中国佛教史上的南京毗卢寺

    北方一些著名道场讲经、传戒或讲戒。民国时期著名的佛教杂志《海潮音》就曾报道说:“天津清修院长老清池法师,在天津一带久为该处佛徒之大善知识。盖法门之柱石,信仰之中心也。前日特率徒众由津来京,参预法会,听众...

    何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2167992.html
  • 元代大圣寿万安寺知拣事迹考

    朝,行业高峻,王侯将相,争趋下风,世称长公。一传而为领释教都总统传戒三学都坛主行秀;再传而为领诸路释教都总统三学都坛主圆明;继以领释教都总统开内三学都坛主开府仪同三师光禄大夫大司徒国公知拣。至元...

    黄春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2468215.html
  • 隋唐佛教史及汉传佛教大乘八宗

    经文七十纸,或读诵经文三百纸以上者,方可出家。□禁止私自传戒,须由祀部发给度牒,始可剃发受戒。□奴婢、奸人、奸细、逃亡中的盗贼、恶逆的徒党等,不得剃度出家 。共废毁寺院三万三百三十六所,又下诏毁佛像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3668248.html
  • 台密史略考

    请他传戒和灌顶。“天安三年(859),天皇受菩萨戒灌顶。贞观二年(860)五月,淳和太后请和尚受菩萨大戒,奉大后法名称良祚。……(随后)皇太后随和尚受菩萨大戒三昧耶戒灌顶”(《圆密宗二教名目·慈觉大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3868251.html
  • 佛教史话(2)

    建国以前,佛教已盛行多时,并先后传入上座部佛教、大乘佛教、蒲甘佛教及锡兰佛教;素可泰王朝昆罗康恒王在位时期(一二七七-一三一七),因礼请锡兰大寺派僧侣来泰说法、传戒,始确定南传上座部为主要信仰。十九世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0968742.html
  • 试析印顺导师对咒语的态度

    导师也将这七类,都认为是住持佛法的正统者。兹摘录部分原文,如下:  一、经师(不是会讲一两部经)。二、律师(不是会传戒)。三、论师。四、禅师(瑜伽师)。五、譬喻师。从推行佛教看,这是非常重要、非常难得...

    林光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0069049.html
  • 传统新义:近代台湾本土佛教史料的搜集与研究

    的部份,加以凸显和说明。而“宗教”即是其中的一项。   不过,对于台湾的佛教部份来说,冈松在第二回的报告书,第二卷上,将台湾佛教传自中国大陆的特性,以及从僧侣身份取得的各项要件(如传戒、国家法律规定等...

    江灿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04169111.html